检测热线:189 6183 9178
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GB/T 26951-2011发布时间:2025-03-04   浏览量:57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磁粉检测方法检测铁磁性材料焊缝(包括热影响区)表面缺欠的技术。其中附录A描述了能提供较高或较低检测灵敏度的有关基本技术的因素。

本标准适用于大多数焊接工艺和接头结构。

本标准不涉及显示的验收等级。有关显示的验收等级的信息可在GB/T 26952或 在产品或应用标准中查到。

4、安全警示

应始终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和环境保护法规。对于有毒、易燃、易爆的材料、电气安全及未滤波的紫外辐射,均应注意防护。

5、总则

5.1 检测前所需信息

检测前,下列内容若有应用时应作规定:

a) 专用的检测工艺规程(见GB/T 5616);

b)NDT人 员的资格要求;

c) 覆盖范围;

d) 加工状态;

e) 采用的检测技术;

f)综合性能测试;

g)退磁要求;

h)验收等级;

i)不可接受 显示的处理。

5.2 附加的检测前信息

检测前,也可能需要下列附加信息;

a)母材 和焊缝材料的类型和名称;

b) 焊接工艺;

c)被检焊缝的部位 和范围;

d) 接头准备和尺寸;

e)已返修的部位和范围;

f)焊后 处理(若需时);

g)表面状况。

操作者还可寻求有助于确定显示性质的更多信息。

5.3 人员资格

焊缝的磁粉检测及最终验收结果的评定应由有资格和能力的人员来完成。相关工业门类的适当等级的人员的资格鉴定,推荐按GB/T9445或等效标准、法规进行。

5.4 表面状况和准备

被检区域应无氧化皮、机油、油脂、焊接飞溅、机加工刀痕、污物、厚实或松散的油漆和任何能影响检

测灵敏度的外来杂物。

必要时,可用砂纸或局部打磨来改善表面状况,以便准确解释显示。

任何清理或表面准备都不应影响磁粉显示的形成。

5.9 检测介质的施加

工件做好检测准备后,在磁化前和磁化的同时立即通过喷、浇或洒施加检测介质。随之,磁化时间应使得显示在磁场移离前形成。

用磁悬液时,应在工件上保持磁场直至大多数磁悬液从工件表面流走。这样可防止显示被冲走。视被检材料及其表面状态和磁导率,即使磁场移离,由于工件的剩磁,显示通常仍将保留在表面上。然而,不能擅自推测剩磁的存在,仅在保留显示的工件的综合性能测试已经被证实,才允许采用移离初始磁场源后的评定技术。

5.10 综合性能测试

有规定时,应在现场对每个工艺规程的系统灵敏度进行综合性能测试。性能测试用于确保包括设备、磁场强度和方向、表面特性、检测介质和照明等系列参数的特定功能。

最可靠的测试是使用带有已知类型、部位、尺寸和尺寸分布的真实缺欠的具有代表性的试件。若无此试件,则可采用带有人工缺欠的试件,也可采用试片(见附录C)。

试件上先前测试时曾有显示的部位应得到充分磁化。

注:很有必要在现场对每个专用工艺规程的系统灵敏度进行综合性能测试。